发布时间:2025-10-15 18:13:27    次浏览
10月20日,由上海市体育局主办,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上海体育学院承办的首届社区体育(上海)论坛在上海体育学院隆重召开。作为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十大主题活动之一,社区体育论坛吸引了数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主题“变革中的社区体育组织发展与建设”,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言献策。本次论坛特邀国内及德国、日本等社区体育专家,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体育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在开幕式上,上海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作《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助推健康上海建设》的主旨报告。“十三五”期间,上海将推出“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市民健身环境将得到不断优化。“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将预防保健的“靶点”前移,把健康促进纳入到社区发展之中,培养居民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从社区层面推动主动健康计划,动员市民参与体育运动,宣传科普健康、健身知识,使每个居民能够简单方便地获取和理解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 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发布“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市民最关心的是身边的运动场地、便利的公共体育设施。目前,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76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上海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61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5平方米。通过科学规划,统筹利用绿化空间、楼宇、学校体育设施,将重点新建一批便民利民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中小型体育场馆、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自行车绿道等体育设施。 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区级体育中心23个,新建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50个、市民足球场100个、市民健身步道300公里,市民自行车绿道610公里,40%的街镇建有社区市民健身中心,逐步形成15分钟社区体育生活圈。2017年年底,将基本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开放,规划建设亲水道、跑步道、骑行道三条连续的步道,让市民增加亲水近水的健身体验。此外,从完善社区联赛体系、提升社区体育配送质量、推广“1+1+2”社区工作团队,普及科学生活方式等方面,上海的社区体育还将增强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 德国达姆施塔特·博克哈特工业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弗兰茨发表讲话六名专家和学者围绕社区体育发展作专题发言,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曹可强和张林教授分别主持此次论坛的主旨报告和专题论坛互动部分,来自德国达姆施塔特·博克哈特工业大学体育学院的教授弗兰茨和日本顺天堂大学北村薰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进行交流发言。以交流分享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经验为目的,借本次社区体育论坛召开之际,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编写并发布了《实践、发展、创新——上海社区体育集锦》一书,成为此次论坛的一大亮点。